2022年政府引导基金专题研究报告

规模持续扩张,政策优化助力区域均衡发展
政府投资基金国资机构:投中研究院作者:投中研究院2023-01-10
down下载
返回

投中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政府引导基金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各级政府引导基金累计成立1,531只,自身规模达2.74万亿元,较上年稳步增长。报告指出,政府引导基金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逐步进入整合优化阶段,政策导向更趋市场化,并呈现区域下沉与中西部加速发展的新趋势。


华东地区以677只基金、9,892亿元的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华南、华北分列第二、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增速亮眼:东北地区因基数较小,规模增长率达46.31%;西南地区规模增长405.5亿元,增速22.76%。报告认为,这一变化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及中西部产业升级需求,但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仍需补强。


从基金层级看,市级政府引导基金以53.4%的数量占比和42.69%的规模占比成为主力。区县级基金则呈现显著下沉趋势,2022年新增规模同比上升53.87%,如海南省儋州洋浦发展基金等案例体现了省级统筹带动区县发展的模式138。国家级基金数量虽仅占1.5%,但单只平均规模最大,聚焦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领域。  


本报告通过公开信息检索和依申请公开的方式,取得20份在2022年前三季度新发布或修订的管理办法。整体来看,政策更趋灵活:


返投比例放宽:平均返投倍数从2017年的2.6倍降至2022Q3的1.45倍,返投倍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返投认定口径亦多样化,如企业迁入、本地设研发中心等均可纳入计算。

直投比例提升:70%的管理办法允许通过直接投资、跟进投资和设立专项子基金方式开展投资,较2022年前的40%大幅增加。例如,浙江省产业基金通过直投支持零跑科技、浙江创芯等企业。

让利与尽职免责机制:80%的管理办法推出分级让利政策,部分地区明确超额收益让渡条款;多地新增尽职免责机制,但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该条款只有原则性规定,概述免责前提和处置方式。


本报告还选取多个相关优秀案例,揭示政府引导基金整体趋势,并提出ESG投资理念。当下,政府引导基金正从“量增”转向“质升”,通过整合存量基金、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效率。然而,中西部与东部差距、政策目标与市场化运作的平衡仍是关键挑战。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探索S基金等退出路径以丰富退出渠道。